微信带来的焦虑
2015.11.04
2146

微信在广大网友的使用和成都微信开发后,仅仅一个手机软件,无数人的社交模式被改变,甚至生活模式,也让不少人产生了某种“社交焦虑”。近日,有媒体不断爆出,市民在开车时低头收发微信,发生不幸的意外!
症状一
没留言感觉不舒服
某单位徐先生说,他每次在朋友圈里发了动态,就要一直地刷新,看看有没有人点赞、留言,一有留言就会立即回复,每次动态下面不挂着一长排对话就会不舒服。
解析:这类人往往希望自己在别人心里是重要的,希望能够获得众人的关注。其实这是一种基本的心理需求,但过分关注可能代表着在现实中得到的关注不够。
症状二
语音信息再听一遍
“我每次给朋友发了语音消息后,都忍不住要自己听一下自己发的消息。”29岁的白领小花表示,自己发现这个问题后,也询问过周围的一些朋友,发现大家也有这个重听的习惯。
解析:重听消息以确认内容,这是正常的情况。如果每一条都重听,则说明存在轻微的焦虑,害怕自己表现不佳。
症状三
群聊“终结者”
大学生小郭说:“每次群聊时,大家本来讨论得挺热闹,我一说话,就突然没人接茬了,特别尴尬。”
解析:这种沉默时的尴尬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,也许刚好你说完话后大家都有事情忙,没顾得上回话,不需要太过在意。
症状四
一会儿不看错过了上亿
创世云图-
成都微信开发公司小吴说,微信加入了几十个群聊,每天大把时间看完每一条朋友圈动态,生怕错过哪条有用的信息,甚至有人戏称“一个小时不看微信,感觉像错过了几个亿”。
解析:花越多的时间看朋友圈,说明在现实生活中做事情的时间就越少,内心渴望交流、渴望受关注等情感需求没有获得充分满足。
建议,不要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在“低头”中,也要抬起头来,增加与身边家人、朋友的正常沟通,增进情感。闲暇时可以多看看书,约三五个好友远足,加强户外锻炼,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相关新闻

2020.08.24
920
今天分享一个很多设计师头疼已久的问题,关于网页响应式布局原理和设计方法。文章主要包含三个部分:
响应式页面是什么
响应式布局的规则
响应式的设计流程

2019.12.04
1393
xhprof是 Facebook 开源的轻量级 PHP 性能分析工具,资源消耗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