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.09.07
3549
刚过去的周末,杭州桐庐一家企业的财务部门负
责人周先生连呼自己运气好,要不是多留了个心眼,公司的100万元钱就汇出去了。怎么回事?有人冒充公司老总余先生,在微信上指挥他安排汇款。
相同的头像相同的资料,骗子确实难防。幸好在办最后汇款手续前他多打了一个电话,这笔巨款才没便宜骗子。
微信通讯录里重添好友,老总让他安排出纳转100万,8月28日中午11点左右,杭州桐庐一家企业的财务负责人周先生的微信通讯录里,有人添加他为好友。他一看,是企业负责人余总。
周先生的第一反应是奇怪,后来想到,会不会是余总把他从好友里面误删了,现在又重新加回来了呢?但是,没有多少思考时间,对方又发来一个视频聊天的信息,里面的正是余总,这让周总对自己的推测深信不疑。接下去,余总直奔主题,让周先生马上安排出纳转100万元现金。接着,他便发来一张图片,上面有要求被付款方的信息。信息显示的收款方居然是余总的姓名,汇款金额是100万,加上手续费25元。随后,余总解释说,他的朋友需要从公司这边过一下账,所以已把账转到他个人卡上了,上面的图片就是凭证。你先从公司这边回过去给她,手续我后补。
因为当时出纳不在公司,流动资金不足100万,余总也没说清楚对方的开户行,周先生安排汇钱耽搁了一阵子。但就在80万安排妥当时,周先生忽然想到,一般业务往来余总都要事先电话联系,那这笔不小的款项,怎么在微信上就安排掉了?出于谨慎,他干脆给余总打了个电话,结果对面的余总一头雾水。
果然是遇到骗子了。对方虽然没有盗取余总的微信,但对他的身份信息、朋友圈一清二楚。手机微信诈骗 手段五花八门 及时掌握防骗技能非常有必要。
B、换手机号未解绑微信
这是一个典型的微信风险:换手机号未解绑微信,微信号被他人使用。已经发生的多起案例显示,手机号码停用前,如果不解除与微信之间的捆绑,那么你将和号码的新主人共用一个微信号,可能造成个人隐私和信息的泄露。
C、小游戏玩丢个人信息最近,警察在办案中发现,微信用户在玩小游戏时,个人信息无意间出现泄露的问题。微信用户在玩游戏时,也应该时刻小心个人信息被小游戏玩丢。微信开发人员设置有开放接口,以吸引第三方参与微信开发,但是却没有设置询问用户是否授权应用程序访问信息的功能。所以,可能不经意间,个人信息就被玩丢了。
3、怀疑对方身份时,除以上方式外,还可在微信通讯录中查询,看是否存在相同账号。